在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如影随形。
6月18日,我们公司经历了一场因银狐病毒引发的钉钉账号被盗及钓鱼信息传播事件,给一些意识淡薄的同事带来了经济损失。
事件经过
病毒入侵
一切的开端源于一位员工(以下称员工A)在微信上接收了一个来自不明安全情况的压缩包文件。出于对对方身份的轻信,员工A没有多想便点击运行了该文件。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文件背后隐藏着危险的病毒。
银狐病毒是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恶意软件,一旦运行,它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设备控制权交给攻击者。攻击者可以借此访问用户的文件、窃取信息,甚至利用设备进行其他恶意操作。员工A的电脑就这样被攻击者远程控制,为后续的钓鱼信息传播埋下了隐患。
钉钉账号被盗与钓鱼信息传播
6月18日下午6点12分,员工A的钉钉账号出现了异常操作。他的账号被攻击者控制,开始在钉钉快速组建了多个千人群并发送钓鱼信息。这些信息伪装成了补贴发放通知,诱导群内同事扫码点击。由于是员工A的账号发出的信息,群内同事很容易放松警惕,认为这是公司真的发放补贴。
然而,这些链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点击,就会被引导到钓鱼网站,输入身份证、姓名、手机号等敏感信息,从而被攻击者窃取。
当时我还以为是临近网络安全月提前准备的钓鱼邮件演练,但是发现钓鱼的链接域名不对且涉及资金,并迅速通知了另一位分管网络同事(以下称同事C),询问是否为钓鱼链接。同事C确认真实遭遇钓鱼信息后,立即采取行动。
应急处置
15分,员工A的账号发布完钓鱼信息后立刻退出了群聊,群主自动转给了另外个同事,那同事发现后迅速将涉事群组解散,终止了钓鱼信息的进一步传播。
18分,紧急通报了事件警示,并开始收集可能被钓鱼成功的人员名单。网管操作内网封禁了相关域名链接,防止其他员工误点链接内网的电脑再次访问导致病毒传播。
56分,得知一些同事产生了资金损失,立刻报警。
事件反思
安全意识淡薄
这次事件的根源在于员工安全意识的淡薄。员工A在收到不明来源的文件时,没有进行任何安全检查,就直接点击运行。这种行为给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收到各种文件和链接,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安全的。员工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对不明来源的文件和链接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避免因一时的疏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最后
这次银狐病毒引发的账号被盗和钓鱼信息传播事件,对我来说,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安全风暴”,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网络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什么遥远的话题,它就在我们身边,稍不留神,就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麻烦。直到这次事件,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能成为网络安全漏洞的“受害者”。
6月18日,我们公司经历了一场因银狐病毒引发的钉钉账号被盗及钓鱼信息传播事件,给一些意识淡薄的同事带来了经济损失。查看网络信息,发现主机存在ipguard远控查看进程,发现主机存在rundll进程,并调用了一个位置的非dll的文件,根据云端处置经验该进程为恶意进程查看文件夹目录信息,找到恶意文...